或许,世间最动人的画面,就是”我”已变老,但还有妈妈的陪伴。金秋十月,是中国传统的敬老月。在一家养老院里,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用手机捕捉下这样的一幕:一位性格活泼、爱笑的长者,很细心地把水果扒了皮,递给身边另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,还鼓励着说,“水果一定要吃的,乖,来一小口。
”在广州一养老院里,103岁的陈洁贞婆婆,和82岁的麦淑霞阿姨,已经在一起生活了一年,她们每天同吃、同住,日日夜夜,寸步不离。对于麦姨来说,与其说她陪伴母亲,不如说母亲也在陪伴她。她嘴里经常挂着一句说:妈在哪,家就在哪。
因为,妈妈让她感到很安稳,陪着母亲一起养老,就是一种幸福。开启24小时陪伴式养老当麦姨知道是记者来拍照时,她很开心、也很细心整理自己的衣服。当护理员帮助她穿上一件干净整洁、米黄色的马甲时,她才羞涩地对着镜头笑起来,嘴里还不断地说:“谢谢你们来看我们这些老人家”。尽管已经是82岁高龄,听力有些不好,但是麦姨思路很清晰,也很热情。
从麦姨的表达中记者了解到,麦姨退休后曾经找过保姆,后来身体状况不太好,保姆无法日夜照顾,生活上出现了困难。麦姨的儿子这么多年来也照顾着母亲,时不时还去养老院看望外婆。
他觉得,外婆在养老院里住了十几年,生活上被照顾得很好,因此建议母亲入住同一家养老院,彼此也有个伴儿。于是,2019年麦姨住进了广州某养老院,开启了和妈妈最幸福的养老模式—24小时陪伴式养老。按她当时的想法就是:妈妈在这里,这里就是我的家,我就和妈妈一起养老吧。当记者问到麦姨,在养老院生活是否习惯时,麦姨连连点头说:“可以啊,就像在家一样”、“个个领导员工对我们都很好,我不记得他们叫啥名,但是他们都像家人一样”。
在麦姨和陈婆婆住的房间里,她们的床分开却相邻。床上的被褥干净整洁,床头还有一个呼叫铃,可以随时呼唤护工。103岁的陈洁贞婆婆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病痛,但是认知有些障碍,日常饮食和排便都需要人照顾。
麦姨告诉记者,在养老院里,一按钟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,任何行动都有护理员陪伴,能做到24小时照顾,这个是在家里请保姆照顾所做不到的。女儿最爱和妈妈聊家常在养老院里,经常可以看到护理员各自推着两位老人家,一起做操,一起吃饭,一起看电视。在这里,她们的生活并不枯燥。
尽管她们行动不方便,许多活动不能亲身参与,但哪怕每天和护理员以及院里的老人家坐在一起聊天,也会很开心。麦姨很喜欢看电视,经常一边吃饭一边追剧。
回到房间,她还会跟妈妈说说剧情,尽管她知道妈妈听不懂,但她还是喜欢和妈妈絮叨一下;自己吃水果的时候,也会很细心地把一小块递到妈妈的嘴里,和妈妈一起分享;还会随口问一句:“好吃吗”?麦姨最喜欢和妈妈唠家常,她每天都会问妈妈“东平(陈婆婆的孙子)是谁啊?”、“你女儿叫什么名字啊”?而陈婆婆有时候也会回答说:“我认得你,你是我女儿”,一本正经的样子,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。“她很多东西都不记得了,但是却记得我和儿子的名字”,说到这里,麦姨会用关爱的眼神看着妈妈。有意思的是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麦姨对妈妈的称呼不是“妈妈”,而是“婆婆”。护理员告诉记者,麦姨是跟着工作人员这样称呼她母亲,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人。
“在我们眼里,他们其实不像母女,更像姐妹。”“季羡林先生曾说: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、什么地位、什么幸福、什么尊荣,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,即使她一字也不识。予我今生,为我劳神,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你的任性遇上她的无限包容。
“等我也像妈妈那样活到100岁的时候,你们要再来看我们。”采访尾声,麦姨和记者定下了这样的约定。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杨欣图片、视频由采访对象提供。
本文来源:乐享体育官方app下载-www.belief-2015.com